“基层居家康复服务短缺,仅不到10%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居家康复服务。”自治区政协委员曹佳乐在调研中发现,基层康复医疗从业人员严重匮乏,无法有效提高康养综合服务能力。
曹佳乐说,虽然我区积极建立“互联网+康复”模式,但仍难以对分散的各层级卫生系统、非卫生系统乃至非公康复资源等进行有效整合。影响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、糖尿病等后遗症的系统康复治疗。
曹佳乐建议,应尝试探索基于信息化平台的网格化居家护理服务模式,通过医疗管理信息平台了解社区居民康复需要并提供针对性服务。加强三级康复紧密型医联体建设,由上级医院承担早期、疑难危重患者的康复工作,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承担长期康复及护理工作,从而满足群众不同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。通过定向培养基层康复人才,增加基层人员进修学习机会,不断提高康复医师、治疗师、护士的康复专业知识以及服务水平。加强顶层设计,构建“基层首诊、分级医疗、双向转诊、上下联动”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。(见习记者 何婉蓉)